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本条目內容疑欠准确,有待查證。(2012年8月2日) |
![]() | 本条目需要精通或熟悉本主题的专家参与编辑。 |
![]()
靈芝
| ||||||||||||||||||
科學分類 | ||||||||||||||||||
| ||||||||||||||||||
二名法 | ||||||||||||||||||
Ganoderma lucidum (Curtis) P. Karst |
Ganoderma lucidum | |
---|---|
真菌形态特徵 | |
![]() | 子實層上有萌發孔 |
![]() ![]() | 蕈傘是平版狀的 或不明顯 |
![]() | 子實層連接方式是無規律的或無適當分類 |
![]() ![]() | 蕈柄是裸露的 或缺少蕈柄 |
![]() | 孢印為棕色 |
![]() ![]() | 異養腐生真菌 或寄生真菌 |
![]() | 可食用的 |
灵芝原产于亚洲东部,中国古代认为灵芝具有长生不老、起死回生的功效,视为仙草。
形态
灵芝菌盖为肾形,上面赤褐色,有漆状光泽和云状环纹,下面为淡黄色,有许多细孔;红褐色有光泽的长菌柄。
[编辑] 历史
灵芝主要分布在中国、朝鲜半岛和日本。在中国,灵芝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浸石菌于重涯,濯灵芝以朱柯”之中,但在更早的先秦古籍中就有有关于灵芝的记载。讫今发现最早关于灵芝的详细记载的书籍是《太上灵宝芝草品》,此书介绍灵芝的服食和指导采集灵芝的图谱,《太上灵宝芝草品》又是《道藏》的一部分,而《道藏》又是道教典集总集,所以灵芝在道教上又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。成书于东汉末年的《神农本草经》则更侧重于灵芝的药理药性的介绍,《神农本草经》说灵芝:「养命以应天,无毒,多服久服不伤人,轻身益气,不老延年。」 。明代李时珍所着的《本草纲目》则对所收芝类有青芝、赤芝、黄芝、白芝、黑芝、紫芝,亦为六种,每种均按释名、集解、正误、修治、气味、主治、附方等项,详加注解。[编辑] 生长环境
灵芝一般生长在湿度高且光线昏暗的山林中,主要生长在腐树或是其树木的根部,而不是像一些文艺作品中介绍的长在松柏的枝上。灵芝不是植物,自身不能进行光合作用,只能从其他有机物或是腐树中摄取养料。灵芝是一种坚硬、多孢子和微带苦涩的大型真菌。当达到成熟期的灵芝就会喷出粉状的孢子,从而进行繁殖。现在野生的灵芝已经很少见,且质量不容易控制,当今以中国海南岛产量最多,菌种最丰富,市场上大部分都是人工种植的,中国比较出名的人工种植灵芝的产地是福建省厦门。另台湾研究灵芝较出名的灵芝产地有台北、石碇与花莲。[编辑] 品种分类
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中将灵芝依色泽的不同划分成赤芝、黄芝、白芝、青芝、黑芝、紫芝六种。而现代常见的只有赤芝和紫芝两种,其它以野生为主。- 赤芝(Ganoderma lucidum (Leyss. ex. Fr.) Karst.)
- 紫芝(Ganoderma japonicum (Fr.) Lloyd)
[编辑] 相关文化
灵芝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甚至超越了其在医药上的地位,影响了宗教、医药学、文学、建筑学、戏曲艺术等诸多学科。据《山海经》中记载传说灵芝是炎帝之幼女“瑶姬”的精灵转化为“瑶草”即灵芝。而民间传说的《白蛇传》中白素贞盗南极仙翁的灵芝救许仙还阳的故事。灵芝同样也大量出现在中国古代小说等文学作品中。灵芝菌盖表面有一轮轮云状环纹,被称为“瑞征”或“庆云”,被古人看做是吉祥的图案,古代建筑的柱头、檐下等处都绘有这种庆云图。天安门前的华表上也刻有这种庆云图。“玉如意”的头部也是这种庆云图。在中国大陆民众普遍相信,灵芝具有极好的保健作用,甚至能够辅助治疗癌症。市场上有很多以灵芝为原料的保健食品。
另外在台灣,專門研究靈芝的組織或機構,已接近 20 年,數十位科學家仍然繼續不斷進行研究。靈芝對身體的效用,特別是抗癌,得不到充分的理據及實驗支持[來源請求]。
香港,對比鄰近国家包括中国大陸、日本、馬來西亞等等對靈芝的研究只是起步階段,而且,技術亦不及鄰近地區。在消費者方面,香港更不及日本及台灣,日本及台灣的政府對靈芝保健食品作出嚴格的監管,而香港一點也沒有。最重要的是,香港的靈芝食品是沒有充足的資料證明有靈芝真正的成份,香港之消費者委員會或大學等已作出不同的報告。香港消費者只盲目地相信廣告及代言人的宣傳上[來源請求]。
[编辑] 相關
[编辑] 参考资料
- ^ 研究为中国栽培灵芝正名. 科学网. 2012-8-2 [2012-08-02].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